标王 热搜: 烧烤  餐饮  创业投资  家居  创业项目  互联网创业  智能  创业赚钱项目  企业管理  小程序创业模式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双十一大战,可能是电子商务行业的最后一支“开心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0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687
核心提示:以后双十一是否会被抛弃,或者以哪种形式变化,这都是狂欢背后的考虑。...

将来双十一会不会被舍弃,或者以哪种形式变化,这都是狂欢背后的考虑。

8年,从5000万元到1207亿,从27个品牌到全球超14万企业投入,一场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区域、近6亿买家的一同狂欢,成了形同春节联欢晚会的存在,这恐怕是马云当初都没曾想过的中国式奇迹。

但,当这一天的数字渐渐成为各大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标杆,大小品牌将它作为相互斗争的竞技场,显而易见,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企业越发依靠这场规模盛大的优惠活动。

同时,用户消费能力被透支的程度也越发加深,这其中的矛盾使得双十一的价值遭受质疑。

说到底双十一只是一场由企业塑造的营销推广活动,可是目前不少买家好像没办法想象双十一消失后的情景,这种影响力其实是有的异常。

而且对电子商务行业来讲,双十一是不是已经上升到切关存活的高度?将来双十一会不会被舍弃,或者是以哪种形式变化,这都是这场狂欢背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数据愈加高,但双十一对电子商务的价值却正在弱化双十一从诞生进步到这样规模,自然有其合理之处,除去抓住网民的消费心理和刺激点,更多的是受电子商务行业爆发式增长和人口红利增量空间的影响。

8年前,阿里刚刚推出淘宝商城,当时的网上购物用户截至2009年6月仅达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

虽然这种增长率就当时的状况来看已经非常高,但在欧美和韩国等网络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同样的时间段内,网民的互联网购物比率已经超越2/3。

而且当年网民在C2C网站上的购物支出占网上购物总金额的89%,B2C范围完全处于萌芽阶段。

这样来看,阿里造节的想法正好赶上了网民购物潜力亟待释放的最好机会,双十一仅在一年间就达成了万元到近10亿的跨越。

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看出双十一的商业意义所在。

一方面,借用双十一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底价优惠活动,迅速完成了市场培育的任务,而其次,基于平台流量分发,企业用户积累的阶段也被加速。

然而时过境迁,电子商务行业进步到目前,且不说有没触及到天花板,红利消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也致使双十一原来的商业意义发生改变。

就平台和企业来讲,一定量上,双十一的意义直接转嫁为数字象征,就用户而言,则由消费习惯培养转向消费能力透支。

数据是双十一成效量化的主要标准,呈现各大榜单和平台的销售总量,以此来证明各自的实力,这本身无可厚非。

可是一旦双十一活动的实质意义仅剩数字象征,为数据绑架所致使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短期内,为争第一相互指责他们数据造假,先涨后降或真伪掺卖冲击数据高峰等等,皆是在削弱双十一数据的含金量。

从长远来看,数据榜单成为双十一唯一重点也预示着肯定的风险,一旦将来某年数字高峰不再攀升,甚至是出现降低情况,它所预示的商业信号对电子商务行业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特别是阿里,多年来其股价都由双十一刷新数据来拉升,虽然其他业务进展已经相对好,但电子商务毕竟是根基。

从买家角度出发,双十一确实在透支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狂欢节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线上线下销售的萧条期。

而且网民目前对双十一的负面情绪不断上涨,也说明这种非理性消费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假如买家将来对这种营销方法的认知更为明确,那样理成人性心理用途下,双十一的数字未必还能步步攀升。

届时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这个造物节日存在与否也是个问题。

二国际化是双十一的突破口,而复制国内的成功并困难平台、企业和买家早已对双十一屡见不鲜,这致使对这个节日能否消失的讨论,好像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问题。

但事实上,无论是造假的套路还是过度消费的弊病,都使得外面对双十一的商业想象空间,遭到一定量的局限。

在此基础上,数据一旦下滑,双十一存在的意义就会大优惠扣。

所以横向或纵向延伸就成了这个节日将来进步的必要,换言之,就是双十一怎么样升级才能防止沦为一个过时的商业游戏。

现在来看,比较明显的构想就是国际化趋势,透过对双十一模式的复刻,在国外各国掀起好似国内市场的消费狂欢,以此摆脱双十一过于依靠本国的固有缺点。

而且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国际化主如果指模式的走出去,而不包含吸引国外品牌参与国内双十一活动所代表的引进去。

据现在所知,双十一活动在阿里的推广下,已经在俄罗斯、西班牙、法国及东南亚各国相继展开,依赖速卖通的下载量来推断,可见阿里将双十一推向国际的进展还是相对顺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速卖通目前所获得的营业额,非常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海量新兴国家用电器商行业的初步崛起,并不足以说明双十一的模式已经合适各国的常见进步。

更何况一些现实问题正在海外双十一活动中显现,以成交量最高的俄罗斯为例。

据了解,同速卖通进行物流合作的俄通收(俄罗斯快递服务商)最快都需要7天才能到达卖家手中。

而且双十一期间俄罗斯物流系统曾出现了爆仓现象,繁琐而又冗长的等待时间,劣化了国外用户的整体网上购物体验。

这点还是第二,非常重要的是阿里国际化的最大敌手亚马逊。

或许在应付新兴市场,阿里复制国内模式还可以有翻盘的机会,但面向欧美等电子商务极为成熟的市场,可能双十一未必合适。

这点可以对比黑色星期五,自从被双十一赶超之后,狂热称颂背后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网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可以超越愈加富裕的美国中产吗?恐怕不然,其中美国买家的相对理性可能抵消了对营销节日的疯狂。

总而言之,将活动推向国际化以此来增加双十一的体量,与在国内扩充其影响范围或革新形式相比,不见得容易,特别是其他国家当地电子商务成熟将来,可能也会不断削弱阿里的影响力。

三双十一越是热闹,越能突显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老化的事实其实国际化只不过横向延伸的一个方向,面对外面对双十一或是电子商务天花板的质疑,马云一贯以占据零售总额10%的商业想象力来回话,这是否意味着双十一在国内销售市场上,也具备纵向的进步空间?这事实上有的偷换定义。

过去有媒体算过一笔账,2012年双十一的191亿成交额,根据当年十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34亿元计算,等于其中一天的31.2%,同等于8月份香港三周的零售总额。

而目前2016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淘宝销售额买卖额达1207亿元,而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16亿元,平均每天也不过910亿元。

这就说明虽然电子商务销售总量占据零售总额的比率,看着只有10%,但事实上单论双十一一天的销售总量,早已超越了平均值,再拿占比来讲事,就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更深入一些,这类数字背后就是电子商务天花板的困境,只是借助双十一不断刷新的数据,来掩盖电子商务行业失去人口红利之后的平稳,甚至是用来侧面印证国内整体经济新正常状态,不会干扰到电子商务增长的节奏。

大家可以回顾近两年的电子商务行业变化,从宏观角度讲,除去双十一有条不紊地冲刺记录,这一范围好像已经没太大的改革和革新。

具体表目前,网络红人电子商务、直播电子商务或者社群经济等形式,还停留在流量逻辑下吸引用户。

而各大垂直电子商务虽然短期风生水起,可非但没诞生新的电子商务巨头,反而呈现出昙花一现后的萎靡。

而其次,目前的电子商务市场无非是五大平台勾心斗角,无论是它们之间怎么样联合或对抗,好像都不足以撼动局面。

从这点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何造节成了电子商务的跟风之势,由于相互角逐、展示实力的舞台好像只剩下节日营销。

换句话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局势,电子商务好像都在向当初它们嘲讽传统实业老化的状况挨近。

这也正是马云急于提出新零售定义是什么原因之一,毕竟双十一这台戏的商业成效已经在弱化,电子商务行业亟需一个新的起点来拉动缓慢增长的节奏。

双十一,本质上其实已经演变成电子商务行业的最后一支开心剂,只不过,用一天的狂热来唤醒老态龙钟的躯体,还能刺激它多长时间?歪道道,科技媒体人,网络剖析师。

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

谢绝未保留作者有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关键词: 电子商务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中国加盟网 - 品牌创业加盟,创业加盟找项目,最新招商加盟项目,创业项目加盟排行榜